English

可持续发展视野中的知识经济

1998-08-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我认为,从可续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要害问题是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工业经济,虽然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繁荣但却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是经济与环境相背离的或不可持续的经济;以开发知识资源为特征来促进经济增长的知识经济,要求以无形的、边际效益递增的知识资源替代有形的、边际效益递减的物质资源,因此是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或可持续性的经济。作为工业经济之后人类新文明的逻辑统一体,可持续发展是知识经济的社会目标,知识经济则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提倡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战略性转变,将在根本性的意义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有两大方面的科学技术支撑,从而提示了未来经济活动减少物质资源消耗的两种可能方式。其一是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导致了经济过程中无形资源对有形资源的替代,是知识经济的非物质化或所谓“软化”的发展方向。其二是生态技术和循环经济,以清洁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态技术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导致了物质资源在经济过程中的有效循环,是知识经济的减物质化或所谓“绿化”的发展方向。也许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最近欧盟在制定面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发展战略时,强调要实行信息化欧洲和绿色化欧洲的同时并举。

强调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是资源集约的知识经济的两大基础,还因为两者是互相支撑的。一方面,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信息经济的发展为支撑。追求循环经济是要追求经济过程中的物质资源减量化,而信息经济通过用无形资源取代有形资源,在经济流程中注入智力因素,将从很大程度上推进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经济的发展也需要纳入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的视野。应该看到,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角度言,某些信息经济成果(例如电脑等电子产品)虽然在生产中减少资源消耗,但却加大了使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用生态经济的原则来规范信息经济的发展,使高新技术的发展遵循绿色化的方向。实现生态化的信息经济和信息化的生态经济的同步发展,就有可能从根本上避免现代化给资源环境带来的重大压力。

如果以上的分析有意义。如果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就是要实施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双赢战略,从而到21世纪能够建立环境优化型的经济新模式。这个目标是否实现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要逐渐转移到以知识资源推动上来(表现为知识产业以及技术进步对GDP的贡献份额);二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要持续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这需要通过三个阶段的连续努力才能达到:在当前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阶段,在继续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争取实现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低增长;在21世纪前期工业化和知识化并重的发展阶段,争取实现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零增长;在以后实现知识化为主的发展阶段,争取实现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负增长。

要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就应该用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双重原则指导经济发展的跨世纪转变,这需要在三个层面上开展工作:(1)在企业发展层面,加强以信息化和生态化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实现微观生产上的增产减耗和增效减污(例如发展智能化企业和生态型企业);(2)在产业结构层面,培植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新兴产业(例如发展各类信息产业和废物利用产业),以及促进传统产业的软化式和绿化式发展;(3)在产业布局层面,按照信息化和生态化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沟通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物料、能源、信息的联系(例如建立物流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以实现整体上的生态经济效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